📜  使用记忆的水壶问题(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49:57.730000             🧑  作者: Mango

使用记忆的水壶问题

介绍

使用记忆的水壶问题指的是一道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主要涉及到搜索算法和记忆化的应用。该问题基于一个有两个不同大小的水壶和不同容量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特定容器的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假设有两个水壶,容积分别为x和y,其中x>y。初始状态下,x壶中有a公升的水,y壶中没有水。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1. 把x壶装满水。
  2. 把x壶中的水倒到y壶中,直到y壶满或者x壶空为止。
  3. 把y壶中的水倒空。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得到特定数量b的水。
解决方案

使用记忆的水壶问题可以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解决。具体做法是定义一个递归函数 pour(x, y, target),其中 x 和 y 表示当前水壶 x 和 y 的水量,target 表示目标水量。在每次递归调用中,我们要考虑四种情况进行处理:

  1. 把 x 壶装满水,即 pour(x, y, target) -> pour(x, y, x)。
  2. 把 y 壶装满水,即 pour(x, y, target) -> pour(x, y, 0)。
  3. 把 x 壶中的水倒入 y 壶中,直到 y 壶中满或者 x 壶中空,即 pour(x, y, target) -> pour(x - min(x, y-x), y + min(x, y-x), target)。
  4. 把 y 壶中的水倒入 x 壶中,直到 x 壶中满或者 y 壶中空,即 pour(x, y, target) -> pour(x + min(y, x-y), y - min(y, x-y), target)。

其中,我们还需要记录下递归过程中每个状态是否访问过,利用记忆化来加速搜索过程。

class Solution:
    def canMeasureWater(self, x: int, y: int, z: int) -> bool:
        visited = set()  # 记录访问过的状态
        def pour(p, q, target):
            if (p, q) in visited:
                return False
            visited.add((p, q))
            if p == target or q == target or p + q == target:
                return True
            return pour(0, q, target) or pour(p, 0, target) or \
                   pour(x, q, target) or pour(p, y, target) or \
                   pour(p - min(p, y-q), q + min(p, y-q), target) or \
                   pour(p + min(q, x-p), q - min(q, x-p), target)
        return pour(0, 0, z)
总结

使用记忆的水壶问题是一道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涉及到搜索算法和记忆化的应用。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解决此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代码的效率。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并加快搜索效率,我们需要利用记忆化技术来记录搜索过程中的每个状态是否访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