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表示聚类–简介(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02:33.906000             🧑  作者: Mango

K-Means 聚类简介

聚类是一种将数据集中的对象按照相似度分组的方法。K-Means 聚类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它可以将数据集划分为 K 个不同的组(簇)。这些组通过最小化簇内变量的平方和来优化其间的差异。K-Means 聚类对于处理数值型数据非常有效,但对于分类型数据则不适用。

K-Means 算法步骤

K-Means 算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步骤:

  1. 随机选择 K 个点作为簇的质心;

  2. 计算每个数据对象与各簇质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归类到距其最近的簇;

  3.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聚类结果收敛。

K-Means 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实践中,K-Means 算法的执行结果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初始聚类质心的选择可能会影响聚类效果;

  2. K 值的选择对算法的聚类效果有直接影响;

  3. 数据噪声和异常点对算法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来优化 K-Means 算法,如随机初始质心法,肘部法和轮廓系数等。

实现 K-Means 聚类

Python 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有很多开源库可以用来实现 K-Means 聚类。其中 scikit-learn 库是一个常用版本。以下是使用 scikit-learn 库实现 K-Means 聚类的示例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X = [[2, 2], [4, 4], [6, 6], [8, 8]]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fit(X)

print("Cluster labels:", kmeans.labels_)
print("Cluster centers:", kmeans.cluster_centers_)

以上代码从数据 X 中选择两个聚类,使用随机种子生成质心。在这个例子中,聚类中心为 [3, 3][7, 7]。在这个例子中,使用 KMeans.fit() 来训练模型,使用.labels_ 和.cluster_centers_ 来获取聚类标签和质心。

我们还可以使用 matplotlib 库来可视化聚类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catter([2, 4, 6, 8], [2, 4, 6, 8], c=kmeans.labels_)
plt.plot(kmeans.cluster_centers_[:,0], kmeans.cluster_centers_[:,1], 'ro')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show()

以上代码使用散点图显示了聚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