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VM 中分离超平面(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3:19.887000             🧑  作者: Mango

在 SVM 中分离超平面

SVM(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分离的分类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找到一个分离超平面,使得样本点与该平面的距离最大化。在 SVM 中,这个分离超平面被称为“决策边界”,而样本点中最靠近决策边界的点被称为“支持向量”。

分离超平面的定义

在一个 n 维空间中,一个超平面可以被定义为一个 (n-1) 维子空间,该子空间将整个空间划分为两个部分。决策边界就是 SVM 中的超平面。在二维空间中,决策边界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在三维空间中,决策边界可以用一个平面来表示。

SVM 的算法流程

SVM 的算法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超平面,将数据集分为两类;
  2. 找到距离决策边界最近的点,这些点被称为支持向量;
  3. 找到使得支持向量到决策边界的距离最大化的超平面,这个超平面就是最优决策边界。
分离超平面的数学表示

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分离超平面可以表示为:

$$w^Tx+b=0$$

其中,$w$ 代表法向量,$b$ 代表偏移量,$x$ 代表样本点。在 SVM 中,我们要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使得距离支持向量最近的数据点与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这个距离可以表示为:

$$y_i(w^Tx_i+b)\geq1$$

其中,$y_i$ 是样本点的分类标签,如果 $y_i=1$,则样本点位于分离超平面的正类一侧;如果 $y_i=-1$,则样本点位于分离超平面的负类一侧。

SVM 的损失函数

为了找到最优的超平面,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损失函数。在 SVM 中,我们使用的损失函数是 Hinge 损失,具有以下形式:

$$L(w,b)=\frac{1}{2}||w||^2+C\sum_{i=1}^{m}{max(0,1-y_i(w^Tx_i+b))}$$

其中,第一项为正则化项,第二项为样本的损失项。$C$ 是一个超参数,用于表征超平面的灵活性。当 $C$ 较大时,模型会更加倾向于减小损失函数;当 $C$ 较小时,模型更加容易出现欠拟合。

使用 Python 实现 SVM

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使用 scikit-learn 库来实现 SVM。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SVM 分类器的示例代码: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Load the iris dataset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Split the data into training and testing sets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4, random_state=0)

# Create the SVM classifier
clf = svm.SVC(kernel='linear', C=1).fit(X_train, y_train)

# Predict on the testing set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 Evaluate the classifier's accuracy
print("Accuracy: %.2f%%"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100))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iris 数据集来训练一个线性 SVM 分类器,将数据集分为三个类别。首先,我们要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train_test_split),然后创建一个 SVM 分类器(svm.SVC),并对其进行拟合(fit)。最后,我们将测试集传递给分类器,预测结果并计算精度得分(accuracy_score)。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但 SVM 算法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和优化技巧,包括核函数、软间隔、SMO 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集选择合适的算法和参数来进行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