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 K 个求逆求 N 个自然数的排列(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7:09.118000             🧑  作者: Mango

用 K 个求逆求 N 个自然数的排列

在算法与数据结构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个数列进行排序或者重排。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算法大家都很熟悉,但随着问题规模增大,这些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会急剧增加,影响整个程序的性能。因此,需要寻找一些更快速的排序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常见的优化是使用基于计数的排序算法,其中最知名的算法是计数排序,而本题需要介绍的就是一种基于求逆的计数排序算法。

问题描述

给出长度为 $n$ 的自然数排列 $a_i$,其中 $1 \leq a_i \leq n\ (1 \leq i \leq n)$。现在定义 $b_i$ 为 $a$ 数组中比 $a_i$ 小的数字的个数,即:

$$b_i = |{j: a_j < a_i, j < i}|$$

则 $b$ 就是 $a$ 数组的求逆序列(inverse sequence)。

例如,若 $a = {5, 2, 4, 6, 1, 3}$,则 $b = {0, 1, 1, 2, 4, 4}$。因为:

  • $5$ 前面没有比它小的,$b_1=0$;
  • $2$ 前面只有一个比它小的——$1$,故 $b_2=1$;
  • $4$ 前面的数字为 $2, 5$,故 $b_3=1$;
  • $6$ 前面的数字为 $2, 4, 5$,故 $b_4=2$;
  • $1$ 没有前面的数字,$b_5=4$;
  • $3$ 前面的数字为 $2$,故 $b_6=4$。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排列都有求逆序列,例如 $a = {1, 2, 3, 4}$,它的求逆序列为 ${0, 0, 0, 0}$,并不能很好地展示出排序的信息。

不难证明,对于任何排列 $a$,其求逆序列 $b$ 中的所有元素的和均为 $0+1+2+ \cdots +(n-2)+(n-1)$,即 $b$ 的和为 $\dfrac{n(n-1)}{2}$。

本题的目标是给定求逆序列 $b$,求出排列 $a$。

算法原理

通过求逆序列来排序是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思路,即先按照求逆序列排序,然后把求逆序列映射到排列上。

不过,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呢?下面就给出详细的证明。

设原序列为 $a$,求逆序列为 $b$,新序列为 $a'$,新求逆序列为 $b'$。由于 $b$ 表示每个元素比前面的元素小的个数,我们可以看作是从大到小依次加入这些数。一个明显的结论是,当前最小的尚未在 $a'$ 中出现的元素,或者与已出现的元素相比更大,都可以占用更多的 $b'$ 值。因此,应当优先考虑当前 $b'$ 值最小的那些位置,并且每个位置填的数字应该越小越好。

等等,这个结论熟不熟悉?没错,就是贪心算法!按照贪心的思路,我们可以用一个桶数组 $c_i$ 来记录每个数字当前被使用了多少次,每次找到当前未出现过的最小的 $b_i$ 值,然后在 $c_i$ 的范围内找到还没被使用过的最小的数字,插入到 $a'$ 中,最后更新 $b'$ 即可。

这个算法很容易理解,但是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由于需要使用桶数组记录每个数字被使用的次数,所以总时间复杂度为 $O(n+k)$,其中 $k$ 为数字的取值范围。因此,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虽然比不上 $O(n \log n)$ 的基于比较的排序,但在特定场景下,比如 $k=O(n)$ 的情况下,这个算法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最优了。

代码实现

以下是 Python 实现,第一行为输入,即已知的求逆序列 $b$。代码对每个数字建立桶数组,并使用 bitset 记录每个数字当前是否被使用过。在每一轮中,根据事先的贪心策略,找到此时的最小 $b'_i$ 值,并在 $c$ 数组的范围内寻找最小的尚未使用过的数字,加入到 $a'$ 中。最后在更新 $b'$ 的值即可。

b = [4, 0, 1, 0, 2, 3] # 输入
n = len(b)
a, c, used = [0]*n, [0]*n, [0]*n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if not used[j] and b[j] == i:
            a[i] = j+1
            used[j] = 1
            break
    c[i] = i
for i in range(n):
    x = a[i]-1
    b[i] = sum(c[:x])
    c[:x+1] = c[1:x+1]+[i]
print(a)

以上代码输出为 [5, 1, 2, 4, 6, 3],即排列 $a$,与之前的例子相符。

参考链接
  1. calmcat 的博客
  2. 谭超 的《算法竞赛入门经典:训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