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段树计算数组中的反转(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22:25.177000             🧑  作者: Mango

使用段树计算数组中的反转

什么是段树?

段树(Segment Tree)是一种二叉树结构,可以用来优化数组区间操作的数据结构。段树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区间,这个区间可以由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表示。我们通常将输入的数组看作是一个由单点组成的区间,然后对这个区间进行递归地分裂,直到分出来的区间的长度为1为止,这个时候叶子节点就是数组中的单个元素。

段树的建立需要O(n)的时间复杂度,每次查询也需要O(logn)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对数组区间进行快速修改和查询操作的问题,使用段树进行优化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如何使用段树计算数组中的反转?

在使用段树计算数组中的反转时,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 建立段树

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然后通过递归的方式建立出一颗包含了这个数组中每个元素的段树。在建立过程中,每个节点都需要记录区间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区间长度、区间左右端点等。

建立段树的伪代码如下:

void build(int p, int l, int r) {
    if (l == r) {
        t[p] = a[l];
        return;
    }
    int mid = (l + r) / 2;
    build(p * 2, l, mid);
    build(p * 2 + 1, mid + 1, r);
    t[p] = t[p * 2] + t[p * 2 + 1]; // 节点的值等于左右子树的值之和
}
步骤2 查询反转次数

建立好段树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它来计算数组中的反转次数了。反转次数的计算方法是,先在整个数组中查询一遍反转次数,然后把数组从中间分开,再在左边的数组和右边的数组中分别查询一遍反转次数,最后把三个部分的反转次数相加起来即可。

查询整个数组中的反转次数的伪代码如下:

int query(int p, int l, int r) {
    if (l == r) return 0; // 如果区间长度为1,则没有反转,直接返回0
    int ans = 0, mid = (l + r) / 2;
    ans += query(p * 2, l, mid); // 查询左子树的反转次数
    ans += query(p * 2 + 1, mid + 1, r); // 查询右子树的反转次数
    for (int i = l, j = mid + 1; i <= mid; i++) { // 计算跨越左右区间的反转次数
        while (j <= r && a[j] < a[i]) j++;
        ans += j - mid - 1;
    }
    return ans;
}
步骤3 修改数组中的元素

如果要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修改,我们可以通过递归地修改节点的值来更新整个段树。修改数组中元素的伪代码如下:

void modify(int p, int l, int r, int x, int v) {
    if (l == r) {
        t[p] = v;
        return;
    }
    int mid = (l + r) / 2;
    if (x <= mid) modify(p * 2, l, mid, x, v);
    else modify(p * 2 + 1, mid + 1, r, x, v);
    t[p] = t[p * 2] + t[p * 2 + 1];
}
结语

使用段树计算数组中的反转需要进行以上三个步骤,虽然可能较为繁琐,但使用段树来处理数组问题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段树的工作原理,请在学习后续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时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