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式编程教程(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07:08.884000             🧑  作者: Mango

函数式编程教程

函数式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其核心思想是将程序设计看作是一系列函数的组合。它强调的是一种声明式的编程方式,即不是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而是告诉它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这个教程将会介绍几个函数式编程的概念和工具,并提供一些代码片段供程序员们学习和实践。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是指可以接受函数作为参数或返回一个函数的函数。它是函数式编程的基石,能够生成更加优雅、简明的代码。

以下是一个接受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函数的例子:

def apply_twice(func, arg):
    return func(func(arg))

def add_five(x):
    return x + 5

print(apply_twice(add_five, 10))

代码输出为:

20

这里的 apply_twice 函数接受一个函数 func 和一个参数 arg。它将 arg 作为参数传递给 func,然后再将 func(arg) 作为参数再次传递给 func。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 add_five 函数和参数 10 作为参数传递给 apply_twice。我们传入的函数会被应用两次,因此 apply_twice(add_five, 10) 的结果是 add_five(add_five(10)),即 20。

匿名函数

匿名函数是一种临时创建的函数,没有函数名。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通过 lambda 关键字来创建一个匿名函数。它的基本语法是:

lambda arguments: expression

以下是一个使用匿名函数的例子:

products = [
    {"name": "Product1", "price": 10},
    {"name": "Product2", "price": 15},
    {"name": "Product3", "price": 7}
]

discounted_prices = map(lambda x: x['price'] * 0.9, products)

print(list(discounted_prices))

代码输出为:

[9.0, 13.5, 6.300000000000001]

这里的 map 函数是一个高阶函数,它接受一个函数和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可迭代对象,其中每个元素都是将原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应用到函数后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匿名函数来将每个产品的价格打九折。

闭包

闭包是指一个函数对象,它能够访问在定义它的时候的作用域中的变量。这意味着它可以“记住”定义时的环境。这对于编写一些高阶函数和装饰器很有用。

以下是一个使用闭包的例子:

def outer_function(x):
    def inner_function(y):
        return x * y
    return inner_function

times_two = outer_function(2)
times_three = outer_function(3)

print(times_two(4))
print(times_three(4))

代码输出为:

8
12

我们定义了一个 outer_function 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 x。它返回一个内部函数 inner_function,内部函数也接受一个参数 y。当我们调用 outer_function(2) 时,它返回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能够将传入的参数乘以 2。同样的,当我们调用 outer_function(3) 时,它返回的函数能够将传入的参数乘以 3。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分别创建了两个函数 times_twotimes_three,它们分别是 outer_function(2)outer_function(3) 的返回值。当我们分别传入参数 4 时,它们分别返回了 812

函数柯里化

函数柯里化是指将一个接受多个参数的函数转化为一系列接受单个参数的函数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使用函数柯里化的例子:

def add(x, y):
    return x + y

add_five = lambda y: add(5, y)

print(add_five(3))

代码输出为:

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函数 add。我们使用一个匿名函数将 5 固定在第一个参数上,然后我们将这个新函数赋值给 add_five。当我们调用 add_five(3) 时,最终还是会调用 add(5, 3)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将多个对象组合成一条链,依次处理某个请求。这个模式非常适合与函数式编程结合使用。

以下是一个使用责任链模式的例子:

class Request:
    def __init__(self, url, method):
        self.url = url
        self.method = method

class 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successor=None):
        self.successor = successor

    def handle(self, request):
        if request.url == "/home" and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h1>Welcome to the homepage!</h1>"
        elif self.successor is not None:
            return self.successor.handle(request)
        else:
            return "<h1>404 Not Found</h1>"

class ErrorHandler(Handler):
    def handle(self, request):
        try:
            return super().handle(request)
        except:
            return "<h1>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h1>"

handler = ErrorHandler(Handler())

print(handler.handle(Request("/home", "GET")))
print(handler.handle(Request("/about", "POST")))

代码输出为:

<h1>Welcome to the homepage!</h1>
<h1>404 Not Found</h1>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Request 类和一个 Handler 类,前者用于封装请求信息,后者用于处理请求。 Handler 类有一个 successor 成员变量,它可以将多个处理器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链。当一个请求到达 Handler 类时,它首先尝试处理请求,如果处理不了就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ErrorHandler 类,它负责在程序发生异常时返回一个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的页面。

我们将 HandlerErrorHandler 实例化后,然后构造一个链,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当我们分别传入 Request("/home", "GET")Request("/about", "POST") 时,程序会分别返回一个欢迎页面和一个 404 页面。当我们出现异常时,程序会返回 500 页面,如下所示:

<h1>Welcome to the homepage!</h1>
<h1>404 Not Found</h1>
<h1>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