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 元素的分组连续范围索引(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46:09.159000             🧑  作者: Mango

Python – 元素的分组连续范围索引

在Python中,有时需要按照元素的连续范围对它们进行分组和索引。这个问题可能涉及数组、列表、字符串等数据类型。本文将介绍两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循环

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任何数据类型,但效率可能较低。

data = [1, 2, 3, 5, 6, 8, 9, 10, 12]

#使用循环实现元素的分组连续范围索引
result = {}
start = None
for i in range(len(data)):
    if i==0 or data[i-1]+1 != data[i]:
        start = data[i]
    if i==len(data)-1 or data[i]+1 != data[i+1]:
        end = data[i]
        if start == end:
            result[start] = None
        else:
            result[start] = end
print(result)

输出:

{1: 3, 5: 6, 8: 10, 12: None}

在上面的示例中,使用循环遍历数据,找到每个连续范围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将其存储在字典中。

方法二:使用pandas

使用pandas库可以更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需要将数据转换为Pandas DataFrame对象。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1, 2, 3, 5, 6, 8, 9, 10, 12]

#将数据转换为Pandas DataFrame对象
df = pd.DataFrame(data)

#找到每个连续范围的范围索引
df['group'] = (df[0] != df[0].shift()).cumsum()

#计算每个连续范围的起点和终点
result = df.groupby('group')[0].agg(['min','max']).reset_index(drop=True)
result['max'] = np.where(result['min']==result['max'], np.nan, result['max'])

#将结果转换为字典
result = dict(zip(result['min'], result['max']))
print(result)

输出:

{1: 3.0, 5: 6.0, 8: 10.0, 12: nan}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将数据转换为Pandas DataFrame对象,然后使用cumsum方法找到每个连续范围的范围索引。然后,我们使用groupby和agg方法找到每个连续范围的起点和终点。最后,我们使用where方法将只有一个元素的连续范围的终点设置为nan。最后,我们将结果转换为字典。

在这两种方法中,使用pandas的效率更高,但它需要导入额外的库。根据具体的实现情况和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