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 GATE-CS-2001 |第39章(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5:12:39.684000             🧑  作者: Mango

GATE-CS-2001 第39章 介绍

在GATE-CS-2001考试中,第39章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算法和协议。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路由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路由协议的分类和实现方式
  • 常见的路由协议和各自的特点
  • 路由表的构建和维护机制
路由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路由算法是指用于确定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路径的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性能参数,计算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或者最优路径。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以下几种:

  • 距离矢量算法:此算法基于Bellman-Ford算法,每个路由器都维护着到达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路由器之间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路由表。
  • 链路状态算法:此算法基于Dijkstra算法,每个路由器通过洪泛算法收集网络中所有节点的链路状态,并根据链路状态计算出每个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
  • 路径向量算法:此算法结合了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的思想,每个节点维护着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路径和距离估计值,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相邻节点。
路由协议的分类和实现方式

路由协议是指路由器之间协商、交换路由信息以及更新路由表的协议。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以下几种:

  • 内部网关协议(IGP):运行在单个自治系统(AS)内部,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常见的IGP协议包括RIP、OSPF和IS-IS等。
  • 外部网关协议(EGP):运行在自治系统之间,用于在AS级别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常见的EGP协议包括BGP等。
  • 混合协议:结合了IGP和EGP的特点,常见的混合协议包括EIGRP等。
常见的路由协议和各自的特点
RIP

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IG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 路由信息更新周期为30秒
  • 距离度量单位为跳数,最大跳数为15
  • 路由信息最大存活时间为180秒
  • 当路由信息改变时,路由器会广播更新信息,称为路由毒化和毒化反转
  • 不支持VLSM等高级特性,不适合大型网络
OSPF

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IG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 路由信息更新周期为10秒
  • 路径度量单位为链路带宽和延迟
  • 支持VLSM、多路径等高级特性
  • 路由器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拥有自己的拓扑信息并与其他区域进行汇聚
  • 路由器之间通过洪泛协议交换链路状态
BGP

BGP是一种基于路径向量算法的EG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 路由信息更新周期没有固定规定
  • 路径度量单位为AS号码
  • 支持路由多路径、条件路由等高级特性
  • 可以广播和限定路由信息
  • 用于连接不同的AS,并确认最短的路径
路由表的构建和维护机制

路由表是用于存储路由信息和指导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数据结构。路由表的构建和维护机制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常见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 静态路由:手动配置每个节点的路由表,不需要协议的支持,适用于网络结构稳定、流量一致的情况。
  • 动态路由:通过协议交换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以适应网络拓扑和流量的变化。动态路由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带宽和计算资源。

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动态路由并合理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以保证路由表能够及时更新并响应网络变化。

以上就是GATE-CS-2001考试第39章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