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1)

📅  最后修改于: 2023-12-03 14:50:09.808000             🧑  作者: Mango

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

递归是计算机科学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帮助我们处理许多计算机科学中的难题。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是一种递归函数复杂度的分析方法,在掌握这个主定理的同时,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地分析递归函数的时间复杂度。

主定理定性地描述了这样一个关系:

假设 $T(n)$ 是一个表达式,它描述的是递归算法所需的时间复杂度(或者空间复杂度),那么 $T(n)$ 可以被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 如果 $T(n)=\Theta(1)$,则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Theta(1)$,也就是说,处理一次递归的时间与 n 没有关系。

  2. 如果 $T(n)=aT(n/b)+D(n)$,其中 $a$ 是递归的次数,$n/b$ 是问题规模缩小的比例,$D(n)$ 是不属于递归部分的其它耗时操作,如循环等。如果满足 $\log_ba > 0$,且 $D(n)=O(n^k)$(其中 $k$ 是一个非负整数),则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Theta(n^{\log_ba})$。

  3. 如果 $T(n)=aT(n/b)+D(n)$,并且满足 $\log_ba=0$,即 $a=1,b=1$,则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Theta(n\log n)$。

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总结成一个公式:

  • 如果 $T(n)=aT(n/b)+D(n)$,那么:

$$T(n)=\begin{cases} \Theta(1) & 当n<=c时 \cr aT(n/b)+D(n) & 否则 \end{cases}$$

其中:

  • $\Theta(1)$ 表示递归的时间不超过常数级别;
  • $a$ 表示递归的次数;
  • $b$ 表示问题规模缩小的比例;
  • $c$ 表示问题规模的下限(也称为基准情境);
  • $D(n)$ 表示问题规模为 $n$ 时的其它耗时操作,如循环等;
  • 如果 $\log_ba > 0$,且 $D(n)=O(n^k)$(其中 $k$ 是一个非负整数),则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Theta(n^{\log_ba})$;
  • 如果 $\log_ba=0$,则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Theta(n\log n)$。

对于程序员来说,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使用这个定理可以使程序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代码,并更好地分析自己的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使用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计算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def binary_search(array, target):
    n = len(array)
    if n == 0:
        return -1
    elif array[n // 2] == target:
        return n // 2
    elif array[n // 2] < target:
        result = binary_search(array[n // 2 + 1:], target)
        return -1 if result == -1 else result + n // 2 + 1
    else:
        return binary_search(array[:n // 2], target)

这是一个二分查找的递归实现。通过对程序代码的观察和对主定理的了解,我们可以将此递归函数的时间复杂度计算如下:

  1. 因为最后一行代码并不需要递归,其复杂度为 $\Theta(1)$。

  2. 递归的次数为 $a=1$,问题规模缩小的比例为 $b=2$。

  3. 我们需要知道 $D(n)$,即除了递归之外的其它耗时操作。

这个递归调用的时间复杂度为 $T(n)=T(n/2)+O(1)$ 。因此,根据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Theta(\log n)$。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减法和征服递归的主定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从而更好地评估代码的性能并进行优化。